首页行业正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提出6项原则:涉奥人员闭环管理 建议接种加强针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提出6项原则:涉奥人员闭环管理 建议接种加强针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栾海军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今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政策及相关筹备工作。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下称《防疫手册》)编制的背景、过程以及防疫基本原则三个方面做了介绍。

韩子荣介绍,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防疫安全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一是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外方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实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这一做法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了国内公众健康安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必须坚决执行中国政府的防疫原则要求,守住社会疫情防控安全底线。二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特别是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的传播,给全球疫情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冬奥赛时,将有大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涉奥人员来华,人流聚集增加,出现一定数量的阳性病例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在上述背景下,《防疫手册》中的防疫内容首先要符合办赛需要,体现“以赛事为核心,以运动员为中心”,确保赛事正常运行。同时又要符合中国疫情防控原则要求。希望各利益相关方都能严格执行《防疫手册》的防疫规定,共同应对新冠疫情挑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确保参赛各方安全,确保主办城市安全,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顺利举办。

韩子荣谈到,《防疫手册》的编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北京冬奥组委独立编制阶段。今年上半年,《防疫手册》编制工作启动。围绕坚定不移如期办赛的目标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明确了“简化办赛、疫苗接种、闭环管理、有效处置、防控一体化和统筹兼顾”六项总体原则。9月中旬,经过多轮征求各方意见,完成了针对6类利益相关方的6本防疫手册,并提交国际奥委会研究审议。

二是与国际奥委会共同编制第一版手册阶段。10月上旬,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三次视频沟通会,明确了手册编制时间线和编制框架,同意将6本手册精简为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两本手册,确定了强化疫苗接种、远端防控、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和应急处置等重大原则。随后,密集召开了9轮磋商会,对手册文本进行逐项讨论审议,双方达成共识后于10月25日同步对外发布。第一版手册发布后,面向各利益相关方召开了9场吹风解读会,各方总体表示理解认同。在近期举办的国际测试赛中,北京冬奥组委严格按照赛时防疫标准和要求做好防疫工作,《防疫手册》经受住了实战检验,防控措施行之有效。

三是与国际奥委会共同编制第二版手册阶段。11月5日起,北京冬奥组委围绕手册修订工作,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14次磋商审议会,在保持第一版基本框架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吸纳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议,结合测试赛中发现的问题,对赛前防疫政策、既往感染者审核、核酸检测流程、利益相关方目的地清单、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设施标准等具体措施及相关细节进行细化完善,使手册更具操作性。12月13日,正式对外发布第二版《防疫手册》,随后召开了6场吹风解读会,逐一回应各利益相关方具体关切。

韩子荣介绍,《防疫手册》提出6项基本原则。一是疫苗接种。除个别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可医学豁免外,其他所有涉奥人员需要在来华至少14天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才可以免除集中隔离,进入闭环管理。鉴于当前全球疫情形势的复杂性,特别建议所有涉奥人员能够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二是闭环管理。闭环管理是一种特殊管理方法。闭环内来华涉奥人员和国内直接服务外方的工作人员需要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闭环内酒店或冬奥村集中住宿,只允许乘坐冬奥专用车辆往返指定闭环场所,不得与闭环外人员接触,更不得与社会面接触。

三是建立新冠联络官机制。所有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国际组织均需设置新冠联络官。新冠联络官的职责是与本组织成员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相关组织成员了解防疫手册内容,协助其完成来华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疫情应急处置等相关协调工作。

四是检测、追踪与隔离。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闭环内人员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如检测和复检结果为阳性,须接受隔离或治疗,并按照手册规定的流调标准和密接判定标准,了解感染者行踪轨迹尽快锁定密切接触者,采取果断措施阻断传播链。

五是减少接触。在人群聚集、空气流通较差的空间,人员密切接触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较大。手册规定要最大限度减少社交活动,并时刻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停留、人群聚集和密切接触。

六是提高卫生意识。涉奥人员来华期间,应全程佩戴无呼吸阀的 N95/KN95/FFP2口罩或同等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要勤洗手、勤消毒,尽可能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提倡为运动员鼓掌加油,不建议唱歌和呐喊。建议尽量避免使用共用物品,或在使用前进行消毒。房间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